高收益理财产品难觅踪影 银行揽储"波澜不惊"

 人参与 | 时间:2024-03-19 18:34:23

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,高收往年每逢年末就有的益理影银行“撒钱送礼品”的揽储活动没有了,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也是财产储波重生之异界龙帝一去不复返。市场人士表示,品难今年市场资金面宽松,觅踪资金成本整体下行,行揽银行理财利率中枢下降是高收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自然结果。值得注意的益理影是,在净值化转型与同业负债规范化环境下,财产储波未来银行负债端压力依然会长期存在。品难

高收益理财产品难觅

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,觅踪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行揽收益率颇让人失望。某大行网点理财经理介绍,高收最近该行理财收益率比10月前后低了一些。益理影“降准一段时间以来,财产储波市场资金比较充裕。另外,重生之异界龙帝政策鼓励银行支持民企,存款和理财的收益率降低,给企业的贷款利率才能往下降。”

“从年初到现在,收益率都在下降,跟投资的标的也有关系。”他介绍,理财投资的标的很宽泛,具体投资内容和比例都是保密的。现在投资的方向跟原来没有太大区别,只不过当前企业发债的规模以及利率水平下降,所以理财的收益率也有所下降。

北京市西城区城商行某网点的理财经理介绍:“还是以前的产品。但随着监管加强,银行在向净值化转型,有风险的产品要控制额度,收益率也越来越低,之前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4.9%以上,现在只有4.5%左右。监管趋严,市场行情不好,银行都比较稳健,不会投房地产和股市,收益下行是正常现象。据我了解,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.6%以上的都很少。”

“往年年末的时候银行确实会做一些活动,很多投资者会在年末的时候买,相对收益较高。”一家股份行网点理财经理称,但今年流动性比较充足,也就没有做什么特别大的活动。新一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上一期还下降了一些,未来理财收益率大概率持续走低。“收益高的理财产品也有,就是起投点比较高,在100万-300万元之间,主要是面对私行用户。”

资金面宽松延续是主因

对于银行揽储力度不如往年的原因,多位业内人士均提及市场流动性充裕。

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表示,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、定向降准等方式提供了较充足的流动性。市场资金面宽松,导致资金成本整体下行,银行理财利率中枢下降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自然结果。

在他看来,资管新规也是理财收益率下行的原因之一。“资管新规推行以来,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非标等高收益资产的行为被限制,投资端收益率下降传导到产品端,导致理财收益率下行。”

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认为,在流动性整体宽裕的背景下,理财产品收益率预计整体会呈现下行的趋势。实际上,在理财产品实现净值化、刚性兑付打破的趋势下,除了部分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会与流动性更加紧密外,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更多体现产品的风险程度。

另外,未来理财利率将更多地受市场流动性和投资端收益率的影响,季节性波动将减弱。短期来看,在金融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的前提下,新增理财资产端对高收益非标资产的配置受限,银行理财的利率中枢将维持缓慢下行趋势。

赵亚蕊表示,理财产品净值化以后一般是与债券市场相关,主要看资产端投资标的是股市、债市还是汇市。如此来看,应该对股市和债市是利好,但影响股市和债市的因素太多,理财资金借由公募进入股市、债市后是否会有明显表现很难说。

长期负债端压力犹存

专家表示,当前银行积极拓展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,理财产品作为揽储工具的作用已经弱化。而长期来看,银行负债端压力依然存在。

在走访过程中,多家理财经理都在推荐保本的大额存单产品。在前述北京市西城区城商行某网点,理财经理大力推荐该行20万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,利率可达4%,较基准上浮50%,中间可以转让。而在另一家股份行,大额存单同样20万起存,所有期限均较基准上浮52%。

融360监测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3年和5年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,并在11月达到了最高值,分别为3.303%、3.314%,均创年内最高。除了上调利率来吸引客户外,大额存单的计息方式等也在不断创新。目前大额存单实行靠档计息,一般分为20万、30万、50万、100万元等,不同档位利率水平也不同。

普益标准研究员赵璐表示,从产品端来看,银行主要通过大额存单等产品续接存量保本理财客户,同时,为挽留住存量客户,稳定整体客户与资产体量,大额存单利率有所上调。

“银行3-5年存款利率上调,目的在于获取长期稳定客户资金。”赵璐认为,在竞争激烈的资管市场,银行负债端压力存在已久,而在净值化转型与同业负债规范化的环境下,未来银行负债端压力依然会长期存在。

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杨慧敏对此表示,今年5月修订的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》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避免过度依赖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发展,要求合理配置长期稳定负债。所以迫于监管指标的压力,银行愿意花费更高的成本来吸收长期存款。

“短期来看,在货币政策继续向宽松调整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,预计银行负债成本压力有所缓解。但长期来看,在利率市场化、存款理财化的大趋势下,银行存款被分流、存款压力上升具有长期性,特别是对客户基础不够扎实的银行来说,存款吸收压力依然很大。”赵亚蕊称。



顶: 46277踩: 59